太極山水畫意象承先啟後
國畫分類中以山水畫視覺元素組織最豐富多變化,因此中國畫史以山水畫為主角。近代因為中國教育制度已深度西化,使國畫創作及欣賞角度也受影響,最大誤會是將山水畫當作風景畫。尤其創作山水畫如果以實地寫生稿為依據,則違反上品國畫是「立象以盡意」的意象藝術。因此所作山水畫不應類似西方風景畫近濃遠淡,而應依循傳統山水畫焦點多數置於遠處的主峰,否則所作直幅山水畫就會頭輕腳重。
《易傳·繫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象與形是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分別。象是形而上抽象的道,形是形而下具象的器。根據中國哲學,有形者為末,無形者為本。意象是中國文學藝術的重要審美觀。道德經有「大象無形」,無形是指無確定形體的道,變化無窮。所以寫意國畫是各種傳統繪畫中品位最高的原因。行草書也是依據大象無形法則,書寫同一字的結體必須有不同變化,否則呆板。
圖1正是繼承傳統山水畫而進一步發展為新山水畫,以太極美學為理論創作的嶄新毛筆意象畫。 太極山水畫是體現中華文化的宇宙觀:宇宙的一切均屬相互依存聯繫的有機整體。
圖1:金嘉倫《彩泉》2011
圖2:《彩泉》局部
圖1瀑布用彩色是突破傳統國畫留白成規,創用藍紅轉色象徵陰陽不斷轉變化的太極美學。畫中出現傳統山水畫從未有的藍紅兩圓形,象徵陰陽。中間加插黃色為增強全畫焦點所在;此種無中生有的造型借鑒於現代西畫。但是全畫仍以毛筆線條為主要視覺元素是保持中華文化為主體特色。整體以山石線條為陽性,瀑布及白雲線條為陰性。如圖2該畫局部所示山石線條重而實,白雲線條輕而虛;左下角叢樹有虛實疏密的陰陽變化。畫中所有局部均符合陰陽互濟的脈絡相通,線條有粗細虛實變化就可以呈現前後層次。
圖3:黃賓虹的山水畫
近代名畫家黃賓虹提出「太極圖是書畫秘訣」理論,是繼清代石濤之後強調太極美學是書畫創作的重要原則。但是要充分實踐理論並不容易,黃賓虹他自己也並未充分實踐太極美學,他的畫只實現他強調用筆五法:平、圓、留、重、變。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山水畫「經營位置」未曾符合太極美學法則,例如圖3他畫中筆墨組織太密缺乏空白的陰虛,密而不疏就不符合太極美學的陰陽互濟。至於近代大部分國畫家均無人重視及運用他的太極理論創作山水畫,唯有陸儼少一人做到。
圖4:金嘉倫《書畫同源 志在暢神》2012
2016年金嘉倫創立他的太極書畫畫網站後不斷發表他的太極書畫作品,已實踐「書畫兩目標三理論」:「書畫一體,繼往開來」及「太極美學,國畫六法,視覺美九法則」。圖4是2019年出版《金嘉倫-太極書畫浴火重生》書畫冊的封面作品,強調書畫一體是未來中國書畫應回復傳統書畫同源,兩者相得益彰。該畫的書法置於畫中央,不同於傳統國畫題欵必寫在上下左右近邊緣處。
中國畫中以寫意畫境界最高,重視國畫六法的「應物象形」的意象創造,太極書畫重視毛筆線條及意象是兼顧傳統及創新:在傳統國畫意象基礎上,開創新意象藝術。當前仍有很多山水畫家受形而下的形似表面形狀所困,應該繼承傳統國畫重視意象,借古開今才是正途。另一極端是盲從西方當代藝術,胡作妄為漫無準則,不足為訓。
圖5:森達達《死亡的太陽》局部1983
中國自1980年代開革開放後藝術界因接收西方資訊,有盲從西方當代藝術的「85美術新潮」活動,走向膚淺極端例子;雖然意願要擺脫舊框架,但矯枉過正。圖5是當時稱為吹響85美術新潮號角者森達達的作品,該作品只是將當時民間通用的圓柱狀蜂窩煤炭推砌而成。他的名字用達達兩字,表示他崇拜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流行的西方達達主義。西方當代藝術其實已走入窮巷,中國人不應盲目跟從。當今資訊發達,華人藝術家必須對中西藝術史有深入認識,分辨主次高低,才不致誤入岐途。
香港「今太極書畫」已開啟中國藝術史新的一頁,是近百年書畫在香港中西文化碰撞中所引發的轉捩點。
(2022.5.15)
最近消息
- 畢卡索的創意 2025-05-01
- 書畫現代化須保持毛筆優點 2025-03-29
- DeepSeek 深度求索 2025-02-18
- 獨特魅力的金太極狂草 2024-12-29
- 方薰畫論摘要 2024-11-25
- 金太極書畫兩目標三理論 2024-10-01
- 中國式現代化書畫 2024-09-01
- 文化是不斷創新的進程 2024-08-15
- 中華文化的陰陽宇宙觀 2024-08-01
- 書畫美學傳承與創新 2024-07-15
- 漢字:中華文化載體 2024-07-01
- 毛筆線條四德 2024-06-15
- 書畫面對AI藝術時代 2024-06-01
- 苟日新 – 日日新 – 又日新 2024-05-15
- 陰陽不測之謂神 2024-05-01
- 國畫是以氣為核心的藝術 2024-04-15
- 中華文化潛能 2024-04-01
- 書畫創新須先領悟中華文化優點 2024-03-15
- 國畫傳承與創新 2024-03-01
- 唯道集虛 2024-02-15
- 中國畫領先全人類藝術 2024-02-01
- 形似 – 意象 – 抽象 2024-01-15
- 金 草 2024-01-01
- 21 世紀意象國畫 2023-12-15
- 書畫創作實質與文采並重 2023-12-01
- 莊子:通天下一氣 2023-11-15
- 書畫妙道:神釆與形質 2023-11-01
- 書畫家必須認識無的重要性 2023-10-15
- 藝術創作須兼顧時代感及民族性 2023-10-01
- 變是書畫創新關鍵 2023-09-15
- 金太極狂草特色主要在布白章法 2023-09-01
- 氣韻生動是書畫傳承最珍貴要素 2023-08-15
- 金太極狂草線條陰陽轉化 2023-08-01
- 中華文化核心天人合一 2023-07-15
- 詩畫相通注重意境美 2023-07-01
- 金太極書畫視覺美運用 2023-06-15
- 金太極狂草勝在具變通潛能 2023-06-01
- 自我改正缺點為成功之本 2023-05-15
- 整體把握 – 陰陽平衡 2023-05-01
- 國畫應如何向前發展 2023-04-15
- 國畫筆氣墨韻應主次分明 2023-04-01
- 金太極書畫須知行合一 2023-03-15
- 蔡元培主張美育代替宗教 2023-03-01
- 宏揚老子道德經 2023-02-15
- 禪宗 – 中華文化奇葩 2023-02-01
- 書畫創作須以史為鑒 2023-01-15
- 孫子兵法:靈活應變藝術 2023-01-01
- 金太極狂草具發展潛力 2022-12-15
- 文化自信促進文化復興 2022-12-01
- 復興中華文化精神 2022-11-20
彙整
- 2025 年 五月
- 2025 年 三月
- 2025 年 二月
- 2024 年 十二月
- 2024 年 十一月
- 2024 年 十月
- 2024 年 九月
- 2024 年 八月
- 2024 年 七月
- 2024 年 六月
- 2024 年 五月
- 2024 年 四月
- 2024 年 三月
- 2024 年 二月
- 2024 年 一月
- 2023 年 十二月
- 2023 年 十一月
- 2023 年 十月
- 2023 年 九月
- 2023 年 八月
- 2023 年 七月
- 2023 年 六月
- 2023 年 五月
- 2023 年 四月
- 2023 年 三月
- 2023 年 二月
- 2023 年 一月
- 2022 年 十二月
- 2022 年 十一月
- 2022 年 十月
- 2022 年 九月
- 2022 年 八月
- 2022 年 七月
- 2022 年 六月
- 2022 年 五月
- 2022 年 四月
- 2022 年 三月
- 2022 年 二月
- 2022 年 一月
- 2021 年 十二月
- 2021 年 十一月
- 2021 年 十月
- 2021 年 九月
- 2021 年 八月
- 2021 年 七月
- 2021 年 六月
- 2021 年 五月
- 2021 年 四月
- 2021 年 三月
- 2021 年 二月
- 2021 年 一月
- 2020 年 十二月
- 2020 年 十一月
- 2020 年 十月
- 2020 年 九月
- 2020 年 八月
- 2020 年 七月
- 2020 年 六月
- 2020 年 五月
- 2020 年 四月
- 2020 年 三月
- 2020 年 二月
- 2020 年 一月
- 2019 年 十二月
- 2019 年 十一月
- 2019 年 十月
- 2019 年 九月
- 2019 年 八月
- 2019 年 七月
- 2019 年 六月
- 2019 年 四月
- 2019 年 三月
- 2019 年 二月
- 2019 年 一月
- 2018 年 十二月
- 2018 年 十一月
- 2018 年 十月
- 2018 年 九月
- 2018 年 八月
- 2018 年 七月
- 2018 年 六月
- 2018 年 五月
- 2018 年 四月
- 2018 年 三月
- 2018 年 二月
- 2018 年 一月
- 2017 年 十二月
- 2017 年 十一月
- 2017 年 十月
- 2017 年 九月
- 2017 年 八月
- 2017 年 三月
- 2017 年 二月
- 2017 年 一月
- 2016 年 十二月
- 2016 年 十月
- 2016 年 九月
- 2016 年 八月
- 2016 年 七月
- 2016 年 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