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書畫具生態價值觀
太極美學三原則「氣勢連貫,陰陽互濟,整體和諧」其中氣勢、陰陽、和諧的概念是中華文華的精華。核心是陰陽互濟,以氣勢連貫使筆墨形成有機組織,就能達到整體和諧。因此太極書畫是當今最具中華文化民族性的書畫一體藝術。
2019年底新冠疫症出現,迅速蔓延全球,至今仍未有停息跡象。由此疫情已引起法國生態理論學者有前瞻性的論述,認為它是由人與自然另類生物失衡所引發。今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所針對的主題,是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碳排放量不斷增加而產生全球氣温上升效應,全人類應如何挽救。如果此現象不受控制,將危害未來人類生活,會議討論對如何改善全球生態以達到碳中和目標。但是該峰會所得協議離目標尚有相當距離,今後尚須全球各國共同認真對待生態環境。
中華文化的天人合一觀念是求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就是當今全球各國謀求生態平衡相處的目標。二十一世紀中國高科技發展迅速,但是國家當局近年仍常強調全國應注重碳排放量要逐漸達到合理程度,此正是受到傳統優秀中華文化重視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啟發。可幸剛在今年11月16日舉行中美兩國領導人「習拜會」視頻會議,建立今後對付氣候危機的共識,並且開創世界兩大國既競爭又合作的新格局。
圖1 :金嘉倫《紅泉》2014
圖2 :金嘉倫《知仁勇天下之達德也》2010
太極書畫以太極美學的「氣勢連貫,陰陽互濟,整體和諧」為今後中國書創作最根本原則,但仍須以「書畫一體,繼往開來」為目標,否則所創作品仍只是西方藝術分支。書畫創新必須從中華文化深層次哲理開端,才能兼顧民族性及時代性。金嘉倫曾在他的太極山水畫中分别用藍色及彩虹突破瀑布固定留白畫法,圖1進一步不受現實限制改以紅色畫瀑布,與遠方紅色山石遙相呼應。
由此可見太極書畫有千變萬化的創新潛能,可以不斷向前發展,不受以往成規所限制,但不是如同當代西方藝術亂來一通而仍是符合視覺美法則。圖2的太極狂草整體以缐條不斷陰陽轉化及氣勢連貫,達至整體和諧;請注意字與字之間主要用「體勢連貫」替代傳統的牽絲連貫。更以紫色點上下呼應,使傳統書法進入兼具時代感的中國新視覺藝術境界。
雖然太極書畫的兩目標及三理論很扼要,但是要實踐而得到滿意效果卻不容易。若要有成效,必須重覆仔細閱讀本網站所發表的文章,甚至於購買兩本書《金嘉倫-太極書畫浴火重生》《太極書畫-毛筆意象》慢慢重複閱讀消化,通過實踐才能成功。
太極美學源自易經的宇宙觀,人與大自然有息息相關的聯繫,就是天人合一,其中離不開宇宙運行規則的陰陽互濟作用;太極美學可以與化解當今生態危機課題相呼應,有普世價值觀念。從事太極書畫創作者今後切記:中華文化的陰陽觀念絕不同於西方觀念的對立而產生矛盾,也就是太極書畫各局部絕非只是對比關係,而是陰陽的不斷轉化的矛盾與統一達到平衡。太極書畫萬變不離其宗的必須符合太極美學的「氣勢連貫,陰陽互濟,整體和諧」。
但要充分做到此三原則也非易事,尤其「陰陽互濟」因為各局部之間變化多端,常會發生顧此失彼之缺失,而且尚要注意到整體氣勢連貫的節奏效果。因此書畫創作除非有控制複雜視覺元素組織的能力,應以呈現精簡筆墨組織為要旨。
太極美學能在香港浴火重生,是金嘉倫一生在特別時空中所體驗的中西歷史文化的結果。在1963年負笈著名的芝加哥藝術學院,畢業後在紐約停留半年親身感受到藝術家在全球藝術中心的境遇。最後回到香港,創立香港太極書畫新藝術宗派,即使目前尚未形成主流,但已在華人藝術界邁出建立中華文化自信心的步伐。尤其太極書畫所涵天人合一哲理符合綠色生態的普世價值觀,值得以香港為發源地擔當中外文化藝術交流角色。
(2021.12.1)
最近消息
- 畢卡索的創意 2025-05-01
- 書畫現代化須保持毛筆優點 2025-03-29
- DeepSeek 深度求索 2025-02-18
- 獨特魅力的金太極狂草 2024-12-29
- 方薰畫論摘要 2024-11-25
- 金太極書畫兩目標三理論 2024-10-01
- 中國式現代化書畫 2024-09-01
- 文化是不斷創新的進程 2024-08-15
- 中華文化的陰陽宇宙觀 2024-08-01
- 書畫美學傳承與創新 2024-07-15
- 漢字:中華文化載體 2024-07-01
- 毛筆線條四德 2024-06-15
- 書畫面對AI藝術時代 2024-06-01
- 苟日新 – 日日新 – 又日新 2024-05-15
- 陰陽不測之謂神 2024-05-01
- 國畫是以氣為核心的藝術 2024-04-15
- 中華文化潛能 2024-04-01
- 書畫創新須先領悟中華文化優點 2024-03-15
- 國畫傳承與創新 2024-03-01
- 唯道集虛 2024-02-15
- 中國畫領先全人類藝術 2024-02-01
- 形似 – 意象 – 抽象 2024-01-15
- 金 草 2024-01-01
- 21 世紀意象國畫 2023-12-15
- 書畫創作實質與文采並重 2023-12-01
- 莊子:通天下一氣 2023-11-15
- 書畫妙道:神釆與形質 2023-11-01
- 書畫家必須認識無的重要性 2023-10-15
- 藝術創作須兼顧時代感及民族性 2023-10-01
- 變是書畫創新關鍵 2023-09-15
- 金太極狂草特色主要在布白章法 2023-09-01
- 氣韻生動是書畫傳承最珍貴要素 2023-08-15
- 金太極狂草線條陰陽轉化 2023-08-01
- 中華文化核心天人合一 2023-07-15
- 詩畫相通注重意境美 2023-07-01
- 金太極書畫視覺美運用 2023-06-15
- 金太極狂草勝在具變通潛能 2023-06-01
- 自我改正缺點為成功之本 2023-05-15
- 整體把握 – 陰陽平衡 2023-05-01
- 國畫應如何向前發展 2023-04-15
- 國畫筆氣墨韻應主次分明 2023-04-01
- 金太極書畫須知行合一 2023-03-15
- 蔡元培主張美育代替宗教 2023-03-01
- 宏揚老子道德經 2023-02-15
- 禪宗 – 中華文化奇葩 2023-02-01
- 書畫創作須以史為鑒 2023-01-15
- 孫子兵法:靈活應變藝術 2023-01-01
- 金太極狂草具發展潛力 2022-12-15
- 文化自信促進文化復興 2022-12-01
- 復興中華文化精神 2022-11-20
彙整
- 2025 年 五月
- 2025 年 三月
- 2025 年 二月
- 2024 年 十二月
- 2024 年 十一月
- 2024 年 十月
- 2024 年 九月
- 2024 年 八月
- 2024 年 七月
- 2024 年 六月
- 2024 年 五月
- 2024 年 四月
- 2024 年 三月
- 2024 年 二月
- 2024 年 一月
- 2023 年 十二月
- 2023 年 十一月
- 2023 年 十月
- 2023 年 九月
- 2023 年 八月
- 2023 年 七月
- 2023 年 六月
- 2023 年 五月
- 2023 年 四月
- 2023 年 三月
- 2023 年 二月
- 2023 年 一月
- 2022 年 十二月
- 2022 年 十一月
- 2022 年 十月
- 2022 年 九月
- 2022 年 八月
- 2022 年 七月
- 2022 年 六月
- 2022 年 五月
- 2022 年 四月
- 2022 年 三月
- 2022 年 二月
- 2022 年 一月
- 2021 年 十二月
- 2021 年 十一月
- 2021 年 十月
- 2021 年 九月
- 2021 年 八月
- 2021 年 七月
- 2021 年 六月
- 2021 年 五月
- 2021 年 四月
- 2021 年 三月
- 2021 年 二月
- 2021 年 一月
- 2020 年 十二月
- 2020 年 十一月
- 2020 年 十月
- 2020 年 九月
- 2020 年 八月
- 2020 年 七月
- 2020 年 六月
- 2020 年 五月
- 2020 年 四月
- 2020 年 三月
- 2020 年 二月
- 2020 年 一月
- 2019 年 十二月
- 2019 年 十一月
- 2019 年 十月
- 2019 年 九月
- 2019 年 八月
- 2019 年 七月
- 2019 年 六月
- 2019 年 四月
- 2019 年 三月
- 2019 年 二月
- 2019 年 一月
- 2018 年 十二月
- 2018 年 十一月
- 2018 年 十月
- 2018 年 九月
- 2018 年 八月
- 2018 年 七月
- 2018 年 六月
- 2018 年 五月
- 2018 年 四月
- 2018 年 三月
- 2018 年 二月
- 2018 年 一月
- 2017 年 十二月
- 2017 年 十一月
- 2017 年 十月
- 2017 年 九月
- 2017 年 八月
- 2017 年 三月
- 2017 年 二月
- 2017 年 一月
- 2016 年 十二月
- 2016 年 十月
- 2016 年 九月
- 2016 年 八月
- 2016 年 七月
- 2016 年 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