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互濟
虛而實之,實而虛之的觀念出自孫子兵法。此虛實觀念在國畫中運用十分重要。中國畫最重要的須呈現氣韻生動,此也是國畫六法的第一條「氣韻生動」。凡是不能呈現氣韻生動的中國畫,不論如何吹捧,始終不可能是好畫!此點非常重要。
其次是看個別畫家有否獨創的筆墨技法,依此標準來評估一個畫家的藝術高低就不離譜了。現在以近代的南張北溥及南陸北李為例作為評估標準。
南張北溥,張是張大千、溥是溥心畲。張大千曾在巴西建造一所中國式別墅,居留十六年。期間不免接觸到當時西方抽象表主義作品,也可以說他大膽採用潑彩與此有關。圖1是他的潑彩作品。
圖1:張大千的潑彩水墨畫
至於南張北溥的溥心畬,傳統功力深厚但在山水畫技法方面並無獨特創新,如圖2所示。
圖2:溥心畬的山水畫
上世紀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畫家不必再畫工農兵的宣傳畫,可以重新畫純藝術作品,因此很多有傳統功力的老畫家逐漸有出類拔萃的作品呈現,其中最凸出的畫家,是陸儼少。他不但繼承山水畫深厚傳統,而且創出前無古人的獨特個人面貌,如圖3所示。
圖3:陸儼少的山水畫
要在千多年傳統山水畫技法創新,難度十分大。如圖3陸儼少用了獨創雲水技法,可見他有十分高的創意。
孫子兵法,有關虛實有以下一段:「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勝,避免實在而擊虛。水因地而制行,兵因地而制勝,故兵無成勢,無恆形,能因敵而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其主旨在作畫如同作戰,要根據當時情況以靈活手法而改變。平凡的畫家作畫手法一成不變,不懂靈活運用虛實手法。
至於李可染雖有自己個人面貌,但是他的山水畫氣韻不夠生動,主要因為他的畫多數都用逆光,使整幅畫太多黑墨,畫面缺少布白,便不夠靈活,如圖4所示。
圖4:李可染的山水畫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業欣欣向榮,其進展速度之快,已經形成東升西降之百年大變之局,更可貴的是中央政府提出的「中國式的現代化」,表示中國各行各業應該根據中國自己國情需要而創新,而不是只跟從西方已經有的成就。
中國山水畫有深厚的文化䅩澱,因此要創出與傳統不同的現代化中國山水畫,難度十分大。金嘉倫曾在芝加哥藝術學院取得MFA in Painting繪畫藝術碩士學位。他回港後,先深入研究傳統山水畫及草書,同時借用某些現代西畫觀念,最後創出異與傳統的山水畫,如圖5至圖7所示:
圖5:金嘉倫「禦紫氣遊無極」2002)圖5與傳統山水畫不同的是畫面的章法,其中山石與雲水合成一個自我獨立的整體感,畫中並出現抽象的三個圓形,象徵「道生一,一生二,……」,整體感是中華文化所注重視的重要思維。
圖6:金嘉倫「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2014
圖6強調中國文化中書法與繪畫的密切關係,故中國人書畫並稱。傳統國畫的題欸都是擔當配角地位,但此畫卻以書法占重要位置放在中央。反而畫的角色降為次要,只用極簡單線條表示。破舊立新是任何藝術創作均應重視的要素。
圖7:金嘉倫「太極山水」彩泉2011)圖7是中國式現代化在國畫創作應用的先例,畫中出現兩個陰陽抽象圓形,強調該畫是用陰陽觀念所作的太極書畫,不再只是一般描繪山水的傳統山水畫,而是將傳統作創造性轉變。此山水畫將傳統留白瀑布變成七彩,表示當今國畫家在用色方面,絕對可以與傳統山水畫不同,大膽採用全新用色系統。此畫也就是實現國家所提倡的「中國式現代化」目標。
(2025.9.2)
傳承與創新
中華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諸子百家在先秦時代是對各種學派之總稱,到春秋戰國時期對後世有影響力的派别有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陰陽家眾多學說,為中華文化奠定深厚基礎。
漢代佛教傳入中國,更加增添中華文化深廣度。
身為21世紀中華兒女的藝術家不能忘本,在創作時仍須對中華文化的優點予以重視。因為中華文化十分豐富,華人藝術家在創作時只需心存儒道佛三合一的美學已足夠,其中佛則以禪宗為核心。禪宗的解脫,不在他人而在自己,即藝術創作成功非靠他人,而是靠自己所行走的正確歷程。目前資訊發達,華人藝術家要有所成就,正如同孫子兵法須「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也就是要深入研讀中西藝術史,了解兩者演變的來龍去脈,以中西藝術大師創作過程作為參考,才不至於盲目走入歧途。
西方藝術寫實技術到文藝復興時期達到最高峯,14-16世紀由意大利傳遍歐洲。到19世紀由後印象派打破寫實派,逐漸進入20世紀各種現代畫派。20世紀繪畫大師畢卡索畫的人物畫,如圖1所示強調平面性,而且是變形人物畫。
圖1:畢卡索「三位舞蹈員)
畢卡索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繪畫大師,在於他繼承後印象派的拋棄畫家在作畫時須處於固定位置,將眼所見的事物描繪出來。他所描繪的形象完全靠想像所得的非眼晴所見事物。由此畫家可以憑空發揮創意,畫出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形象。自此以後,二十世紀西方進入前所未有的多姿多彩現代繪畫時期,西方藝術從此大放異彩。西方畫家不再受制於文藝復興時期的被動傳承,卻轉向以創新為主的全新境界。
20世紀歐洲很多畫家因避開世界大戰,移民到美國,其中以歐州表現主義影響最大。表現主義強調畫家主觀情感與內在精神為主,主要用抽象的線條與色彩顯示,它不依賴外在的現實。如圖2康定司基Kandinsky的作品。
圖2:康定司基的作品
歐洲畫家到達美國後,首個美國現代主義是抽象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如圖3的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圖3:波洛克的抽象表主義作品
波洛克的技法打破西畫過去所有的繪畫束縛,反而成為當時衝破過去西畫的模範。
中華文化有獨特的豐富內涵,身為華裔的畫家不應被動的受制於20世紀現代西畫,而應該在既傳承中華特有的審美觀,又發揮如同現代西畫的創意。換言之,華裔畫家應兼顧中華文化特有的民族特色及具時代性的創意。要達到此目標,須通曉中西藝術史,但並非易事。特別對有悠久歷史的中華書畫必須有耐心下苦工作研究學習,才能成功。
現在以金嘉倫為例說明他早年雖留學美國學到當地流行的西方硬邊畫,如圖4所示,但他回港後因重新深入研究中國傳統書畫,使他創出中國前所未有的現代書法,如圖5及圖6所示。
圖4:金嘉倫的硬邊畫「不規則的圓」1965
圖5:金嘉倫的現代書法「知仁勇天下之達德也」 2010
圖6:金嘉倫的現代書法「繼往開來」2019
華人藝術家因為中華民族有悠久深厚獨特內涵,因此我們必須傳承。但是在傳承之後必須創新,此是當今華人藝術家須兼顧傳承與創新的要點。也是符合國家早幾年提出全國各行業均須實踐「中國式現代化」的願景,如此可使中國能處於當今世界領先國家行列。
(2027.8.4)
氣韻生動
中華文化中書畫並稱,主要因為書法與國畫用同樣工具毛筆,因為兩者用的技法相同:是寫不是描。國畫六法是: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中國畫大多數是用寫字的黑白筆墨作畫,因為多數文人在有靈感時隨手即用毛筆而作。所以最常見的題材是蘭竹,其技法與寫書法相通。近代中國人書寫工具已用原子筆替代毛筆,因此使當今中國畫家不能如同舊時畫家般用筆深具骨力。
應物象形是指所描寫的對象不需寫實。隨類賦彩也是可以不依據原來色彩。經營位置特別注意全局虛與實的分佈。六法的最後一法「傳移模寫」是學習國畫必經之法則。傳移模寫在前五法的引導之下,對古代國畫名家作品作不斷的仔細推巧而臨摹的一種仔細學習心法,即並非一般依樣畫葫蘆的被動臨摹畫法。
近代中國人的美術教育受到西化,很多華人畫家的作品看來與西方畫家作品一樣。當今一般國畫家很難如同文人畫家鄭板橋(圖1)隨手可以畫出氣韻生動的四君子畫。
圖1:鄭板橋的竹畫
氣韻生動也可以說自古至今中國畫與西畫最大分別之處。凡缺少氣韻生動的中國水墨畫不論如何吹捧,都屬於毫無靈性的非屬於中華文化的繪畫。例如圖2劉國松的水墨畫,他主張「革毛筆的命」使他的畫脫離了傳統國畫所重視的骨法用筆,它的反叛性其實借用二十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在瑞士所發生的達達主義,反一切理性事物,在世界繪畫史上並非創舉。因此由毛筆所作線條的氣韻生動効果可以說永遠不會過時。
圖2:劉國松的水墨畫
毛笔所產生線條的藝術效果,在全人類藝術史獨一無二,絕不應輕視。例如圖3的蘭花的氣韻生動藝術特色在全人類藝術中絕無僅有。
圖3:墨蘭圖
(2025.7.7)
最近消息
- 虛實互濟 2025-09-02
- 傳承與創新 2025-08-04
- 氣韻生動 2025-07-07
- 視覺美 2025-06-16
- 中國式現代化 2025-06-02
- 畢卡索的創意 2025-05-01
- 書畫現代化須保持毛筆優點 2025-03-29
- DeepSeek 深度求索 2025-02-18
- 獨特魅力的金太極狂草 2024-12-29
- 方薰畫論摘要 2024-11-25
- 金太極書畫兩目標三理論 2024-10-01
- 中國式現代化書畫 2024-09-01
- 文化是不斷創新的進程 2024-08-15
- 中華文化的陰陽宇宙觀 2024-08-01
- 書畫美學傳承與創新 2024-07-15
- 漢字:中華文化載體 2024-07-01
- 毛筆線條四德 2024-06-15
- 書畫面對AI藝術時代 2024-06-01
- 苟日新 – 日日新 – 又日新 2024-05-15
- 陰陽不測之謂神 2024-05-01
- 國畫是以氣為核心的藝術 2024-04-15
- 中華文化潛能 2024-04-01
- 書畫創新須先領悟中華文化優點 2024-03-15
- 國畫傳承與創新 2024-03-01
- 唯道集虛 2024-02-15
- 中國畫領先全人類藝術 2024-02-01
- 形似 – 意象 – 抽象 2024-01-15
- 金 草 2024-01-01
- 21 世紀意象國畫 2023-12-15
- 書畫創作實質與文采並重 2023-12-01
- 莊子:通天下一氣 2023-11-15
- 書畫妙道:神釆與形質 2023-11-01
- 書畫家必須認識無的重要性 2023-10-15
- 藝術創作須兼顧時代感及民族性 2023-10-01
- 變是書畫創新關鍵 2023-09-15
- 金太極狂草特色主要在布白章法 2023-09-01
- 氣韻生動是書畫傳承最珍貴要素 2023-08-15
- 金太極狂草線條陰陽轉化 2023-08-01
- 中華文化核心天人合一 2023-07-15
- 詩畫相通注重意境美 2023-07-01
- 金太極書畫視覺美運用 2023-06-15
- 金太極狂草勝在具變通潛能 2023-06-01
- 自我改正缺點為成功之本 2023-05-15
- 整體把握 – 陰陽平衡 2023-05-01
- 國畫應如何向前發展 2023-04-15
- 國畫筆氣墨韻應主次分明 2023-04-01
- 金太極書畫須知行合一 2023-03-15
- 蔡元培主張美育代替宗教 2023-03-01
- 宏揚老子道德經 2023-02-15
- 禪宗 – 中華文化奇葩 2023-02-01
彙整
- 2025 年 九月
- 2025 年 八月
- 2025 年 七月
- 2025 年 六月
- 2025 年 五月
- 2025 年 三月
- 2025 年 二月
- 2024 年 十二月
- 2024 年 十一月
- 2024 年 十月
- 2024 年 九月
- 2024 年 八月
- 2024 年 七月
- 2024 年 六月
- 2024 年 五月
- 2024 年 四月
- 2024 年 三月
- 2024 年 二月
- 2024 年 一月
- 2023 年 十二月
- 2023 年 十一月
- 2023 年 十月
- 2023 年 九月
- 2023 年 八月
- 2023 年 七月
- 2023 年 六月
- 2023 年 五月
- 2023 年 四月
- 2023 年 三月
- 2023 年 二月
- 2023 年 一月
- 2022 年 十二月
- 2022 年 十一月
- 2022 年 十月
- 2022 年 九月
- 2022 年 八月
- 2022 年 七月
- 2022 年 六月
- 2022 年 五月
- 2022 年 四月
- 2022 年 三月
- 2022 年 二月
- 2022 年 一月
- 2021 年 十二月
- 2021 年 十一月
- 2021 年 十月
- 2021 年 九月
- 2021 年 八月
- 2021 年 七月
- 2021 年 六月
- 2021 年 五月
- 2021 年 四月
- 2021 年 三月
- 2021 年 二月
- 2021 年 一月
- 2020 年 十二月
- 2020 年 十一月
- 2020 年 十月
- 2020 年 九月
- 2020 年 八月
- 2020 年 七月
- 2020 年 六月
- 2020 年 五月
- 2020 年 四月
- 2020 年 三月
- 2020 年 二月
- 2020 年 一月
- 2019 年 十二月
- 2019 年 十一月
- 2019 年 十月
- 2019 年 九月
- 2019 年 八月
- 2019 年 七月
- 2019 年 六月
- 2019 年 四月
- 2019 年 三月
- 2019 年 二月
- 2019 年 一月
- 2018 年 十二月
- 2018 年 十一月
- 2018 年 十月
- 2018 年 九月
- 2018 年 八月
- 2018 年 七月
- 2018 年 六月
- 2018 年 五月
- 2018 年 四月
- 2018 年 三月
- 2018 年 二月
- 2018 年 一月
- 2017 年 十二月
- 2017 年 十一月
- 2017 年 十月
- 2017 年 九月
- 2017 年 八月
- 2017 年 三月
- 2017 年 二月
- 2017 年 一月
- 2016 年 十二月
- 2016 年 十月
- 2016 年 九月
- 2016 年 八月
- 2016 年 七月
- 2016 年 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