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與創新

中華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諸子百家在先秦時代是對各種學派之總稱,到春秋戰國時期對後世有影響力的派别有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陰陽家眾多學說,為中華文化奠定深厚基礎。
漢代佛教傳入中國,更加增添中華文化深廣度。
身為21世紀中華兒女的藝術家不能忘本,在創作時仍須對中華文化的優點予以重視。因為中華文化十分豐富,華人藝術家在創作時只需心存儒道佛三合一的美學已足夠,其中佛則以禪宗為核心。禪宗的解脫,不在他人而在自己,即藝術創作成功非靠他人,而是靠自己所行走的正確歷程。目前資訊發達,華人藝術家要有所成就,正如同孫子兵法須「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也就是要深入研讀中西藝術史,了解兩者演變的來龍去脈,以中西藝術大師創作過程作為參考,才不至於盲目走入歧途。
西方藝術寫實技術到文藝復興時期達到最高峯,14-16世紀由意大利傳遍歐洲。到19世紀由後印象派打破寫實派,逐漸進入20世紀各種現代畫派。20世紀繪畫大師畢卡索畫的人物畫,如圖1所示強調平面性,而且是變形人物畫。


圖1:畢卡索「三位舞蹈員)
畢卡索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繪畫大師,在於他繼承後印象派的拋棄畫家在作畫時須處於固定位置,將眼所見的事物描繪出來。他所描繪的形象完全靠想像所得的非眼晴所見事物。由此畫家可以憑空發揮創意,畫出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形象。自此以後,二十世紀西方進入前所未有的多姿多彩現代繪畫時期,西方藝術從此大放異彩。西方畫家不再受制於文藝復興時期的被動傳承,卻轉向以創新為主的全新境界。
20世紀歐洲很多畫家因避開世界大戰,移民到美國,其中以歐州表現主義影響最大。表現主義強調畫家主觀情感與內在精神為主,主要用抽象的線條與色彩顯示,它不依賴外在的現實。如圖2康定司基Kandinsky的作品。


圖2:康定司基的作品
歐洲畫家到達美國後,首個美國現代主義是抽象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如圖3的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圖3:波洛克的抽象表主義作品

波洛克的技法打破西畫過去所有的繪畫束縛,反而成為當時衝破過去西畫的模範。
中華文化有獨特的豐富內涵,身為華裔的畫家不應被動的受制於20世紀現代西畫,而應該在既傳承中華特有的審美觀,又發揮如同現代西畫的創意。換言之,華裔畫家應兼顧中華文化特有的民族特色及具時代性的創意。要達到此目標,須通曉中西藝術史,但並非易事。特別對有悠久歷史的中華書畫必須有耐心下苦工作研究學習,才能成功。
現在以金嘉倫為例說明他早年雖留學美國學到當地流行的西方硬邊畫,如圖4所示,但他回港後因重新深入研究中國傳統書畫,使他創出中國前所未有的現代書法,如圖5及圖6所示。


圖4:金嘉倫的硬邊畫「不規則的圓」1965


圖5:金嘉倫的現代書法「知仁勇天下之達德也」 2010


圖6:金嘉倫的現代書法「繼往開來」2019

華人藝術家因為中華民族有悠久深厚獨特內涵,因此我們必須傳承。但是在傳承之後必須創新,此是當今華人藝術家須兼顧傳承與創新的要點。也是符合國家早幾年提出全國各行業均須實踐「中國式現代化」的願景,如此可使中國能處於當今世界領先國家行列。
(2027.8.4)



  • 最近消息

  • 彙整